脾虚湿困证,中医病证名。是指脾胃气虚,湿浊内停,以食滞,腹胀,便溏,人体困重,或者有微肿,舌淡胖,苔白润或腻,脉濡缓等为普遍症的症状。常见于痰饮、呕吐、泄泻、霍乱、黄疸、水肿等病症中。

脾虚湿困证是什么

1.其它名称:脾虚湿蕴证、脾虚湿盛证、脾虚湿泛证、脾虚夹湿证。

2.常见症状:食少,腹胀,便溏,身体困重,或有微肿,舌淡胖,苔白润或腻,脉濡缓。

3.症状起因:脾气虚,阳气不足,失于健运,表现为食欲不振、神疲乏力、肢冷不温、大便溏薄等。水湿停留,表现为胸闷困顿、泛恶欲吐;水湿流溢肌肤则浮肿尿少、肢体沉重、大便呈水样;脾虚带脉不固,湿浊下注,故带下绵绵,带下清稀;舌苔水滑、舌体胖、脉濡缓,皆湿浊滞留之征。

评论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