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一厘钱
一厘钱是币制名,也就是一厘钱。清顺治朝铸造的一种钱,每文重一钱二分五厘,钱背左铸汉字“一厘”,意思是这笔钱值一厘钱,说明钱和银的价格比较。右边是铸局的记录。如果是户部宝泉局铸造的,就铸“户”字;如果是工程部宝源局铸造的,就铸“工”字;如果是省局铸造的,就铸省一个字。顺治17年(1660年)停止铸造。至康熙初收毁。
什么是一厘钱
拓展资料:
康熙年间,三藩之乱平息,吴三桂等人在叛变阶段也锻造了大量货币。吴三桂锻造了通宝、光背、云字、贵字、一厘、二厘、五厘、一分等。他的儿子吴世潘洪华年间又锻造了洪华通宝。福建耿精忠锻造了裕民通宝,分为一分、一分、一分。顺治17年(1660年)停止铸造。
清代的货币银下是银元,银元下是铜币,铜币下是铜币,相当于现在的硬币。从升值空间的角度来看,颜色、面值、材料、发行数量和当前数量是价值的直接决定者。从当时使用的价值来看,不同的时代并不完全相同。康乾盛世初期,中国有钱,不值钱。几次赔偿后,如果中国没有钱,它就有价值。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